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抢救很重要,抢救时间每延迟1min,其生存率会降低7%~10%。而心脏骤停多发生在院外的公共场所,其高发地点主要有地铁站、机场、商场、办公室等
根据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等相关文件发布,目前我国AED配置主要有八大场景,分别为公共场所、教育场所、交通枢纽、政府和事业单位、医院和医疗机构、体育馆和健身房、企业工厂、救援队和救援机构。
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平均每天1500人因心脏骤停死亡。公共场所配置AED对抢救心脏骤停患者至关重要。
2023年8月,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盐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决定》,全市多个公共场所应当按照配置规划,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所需经费纳入政府保障范围。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统计数据,2020年有7073名学生死于校园心脏骤停事件。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平均有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为了降低校园心脏骤停死亡率,挽救更多师生生命,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健康驿站建设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引导规范高等学校健康驿站建设,并精确指出校园健康驿站需要配置AED。
2021年5月,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交通医疗急救设施配置,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在全国交通运输客运场站普及配备AED等医疗急救设备。
政府和事业单位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和服务者,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是其首要职责。配备AED能提高公众的安全感,让人们在公共场所活动时更加放心。
近年来,多少青年医生出现了因过劳而猝死的情况。2022年5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武汉市区域卫生规划(2021—2025 年)》,其中明确了各市、区、县医疗单位一定要配备AED,并且要加强急救设施,医务人员等医院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AED的使用方法。
现在慢慢的变多的市民参与到了体育运动中,但错误的热身方式,高负荷、长时间的剧烈运动都可能会引发心脏骤停。尤其体育场馆使用频次高,人流量大,是猝死风险较高的场所。
2023年11月22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其中,条例第五十条明确要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性公共体育场馆应当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鼓励有条件的经营性体育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猝死现象日趋年轻化,我国猝死年龄分布为18-80 岁,其中18-59岁的中青年猝死占比较高。
2023年7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布的《关于加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中提出:鼓励项目在施工现场设置应急急救室,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应急救治设备,提升应急救护能力。
面对突发事故,救援队和救援机构通常是第一响应者,救援队和救援机构配备 AED可以大幅度提升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保障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
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加强队伍基础队站卫勤保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落实每台主战车辆一个药品箱配备,确保战时保急救、保卫勤。其中药品器械配备参考标准中就包含一台AED。
目前,地铁、学校等场所已基本实现AED的全面覆盖,随国家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推进,未来将有更多的场景迎来AED配置潮。
从我国目前AED设备配置情况去看,我国虽从2006年就慢慢的开始在公共场所投放 AED ,但截止目前全国各地公共场所AED总数较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推行力度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八大场景内已配置的AED品牌以迈瑞和徕克美为主,根据MDBIDS(标讯通)所统计的2023年AED招投标数量排名中,迈瑞排名第一,中标占比为56.35%;徕克美排名第二,中标占比为13.03%。
迈瑞作为国内优秀的自主创新医疗器械民族企业,研发制造了“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的全套系统。2013年迈瑞公司率先推出国产双相波AED产品,打破了国外AED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并牵头参与制定了我国国家除颤行业标准。
徕克美作为AED创新智造品牌,专注于急救普及,致力于构建专业化的急救产品解决方案,与迈瑞合作,携手研发出更具性价比,同时也更适用于我国急救场景的AED产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